策展人语

香港水墨新时代

香港水墨走进新时代了吗?
1842年香港沦为英国殖民地,这一百多年来,香港在悠久而博大的华夏传统文化基础上吸收了外来文化,逐渐形成为香港独有的特色文化。

水墨画是中国逾千年传统优秀文化艺术之一,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视觉表达语境。她承传有序,生生不息,至今仍焕发着青春活力。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长期以来水墨画在香港深受西方文化艺术的影响,从而发展得更加丰富多彩。她立足传统,借鉴西方,多样性地发挥出自由多元的水墨画样式,在香港一直占据主导的地位,更成为香港艺术的审美方向。因此,香港水墨得到了艺术界和学术界的许多关注,同时也承担着内地和香港两地文化艺术发展的责任,成为共同推广的目标。

首届中华文化节推出「香港水墨新时代」大型展览的目的,正是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国家主席习近平文艺思想,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把香港发展成「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宏伟目标,以及发挥现代水墨作为代表香港艺术的优势。通过是次大展,说好中国故事,说好香港故事,促进国际之间的水墨文化艺术交流。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新时代是强国复兴的时代,也必将是彰显文化自信的时代

长期以来的香港水墨画坛,若没有前辈们不懈的努力,就没有今天的繁荣景象。上世纪初香港就已有许多书画家组织画会,开班授徒,举行雅集,并经常举办各类型书画展,甚至创办美术院校。因此而培养了许多观众与学生,为日后香港水墨画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邓尔雅、黄般若、邓芬、罗叔重、陈福善、丁衍庸、吕寿琨、赵少昂、杨善深、周绿云、方召麟、刘国松、王无邪、顾媚等都各自展现出独有面貌。他们精心培育后辈,对水墨画创新意义重大,开拓了水墨画多元发展的种种可能性,使香港成为更加自由的新水墨艺术的崭新空间,影响深远。沧海桑田,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7周年,香港正由治及兴。背靠祖国,面向世界,融会贯通中西文化,把香港水墨推向世界,正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

水墨画在香港历史悠久,她是香港多元文化荟萃所体现出的独特风貌。我们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不断拓展题材、内容、形式和手法。也要冲破陈旧观念、固有理念、人为壁垒的束缚,善于用新叙事、新形象提升审美意蕴;用新技术、新媒介为水墨增添新的元素,不断提高原创能力。以时代精神对接文化传统,创造水墨精品弘扬中华美学特质,推动新时代的文艺创作,达到气象一新,格局一新,境界一新。毫无疑问,香港水墨不仅已走进新的时代,更加踏上了新的征程。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是香港水墨艺术登上高峰的远征,也必将为香港实现「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作出贡献。

林天行

展览主策展人

香港文联常务副会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香港会员分会主席


策展人语

如何理解香港水墨艺术新时代

香港处在当前文化全球化与艺术多元化的创作环境中,当代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我认为是一种深入的融合与创新的过程。这种关系不应被视为一种简单的二元对立,而应看作是一个互相启发、相互促进的动态过程。 当代艺术的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和更加多样的表现形式,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为当代艺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灵感,从而开创了香港水墨的新时代。

从香港艺术家创新的角度来看,当代艺术的发展挑战了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思维方式,推动了艺术的界限不断拓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艺术的结合,不仅能够使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也使当代艺术作品更加深刻和有内涵。我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便不断探索将传统水墨艺术与现代艺术理念相结合的可能性,力求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赋予作品更加丰富的现代意义。

从中华文化自信的角度出发,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源泉。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维护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对自身文化的一种尊重,也是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一种贡献。通过在当代艺术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可以使世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文化的国际交流和相互理解。

我们从艺术实践的角度看,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要求艺术家不仅要深入研究和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要敏锐把握时代脉搏,掌握当代艺术的语言和表现技巧。这种跨界融合的实践,不仅能够推动个人艺术风格的形成,也有助于推动整个艺术界的创新和发展。因此,在我看来,香港现当代水墨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在「香港水墨新时代」展览中,所呈现的六十位香港水墨艺术家的作品,形式风格不尽相同,在艺术创作过程的实践中,艺术家既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人,也是当代艺术的创新者,他们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必将成为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的融合发展的实践者 ,从而为香港水墨艺术的新时代做出贡献。

赵志军

副策展人

香港艺术发展局大会委员兼视觉艺术组别主席

香港美协常务副主席